发表于 2018-07-12 15:34
根据社科院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7.2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同比增长20.3%。据国家发改委等权威机构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数据总量将会超过8000亿PB,占全球数据总量的比例达到20%,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超过8000亿元。我国大数据产业经过数年的爆发式发展,正在从起步阶段步入黄金期。
目前,受数据资源分布特点影响,我国已经形成政府大数据、互联网大数据、行业大数据三分天下的格局,其中政府数据资源又占“大头”。正如国务院总理所说,“目前我国信息数据资源80%以上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里”。政府所掌握的海量关键性数据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如何激活政府所拥有的数据资源的价值,是推进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政府所拥有的海量的数据资源,是否能称之为“政府数字资产”?是否能转化成数字驱动,推动地方、县域经济发展?国内外是否已经有了相对可行的理论、方法、工具,驱动政府数据资源向数字资产的转变?
经济参考报在采访长三角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时认为,只有坚持不懈地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据开发共享利用,优化数字资源的配置效率,支持多领域数据的联通共享,增进大数据应用合作。才能彻底释放政府数据资源价值,深度激活政府数据资产,打破数据信息孤岛难题。
从政府数据资源到政府数字资产,从数字资产驱动数字经济发展,一字之差,但其中需要完整的方法体系和一整套工具。勤智数码根据自身在政府大数据多年的经验积累,形成了符合我国政府数据治理的完整的方法论加产品体系。即:勤智数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解决方案——“48921”。
“48921”方案集理论、标准、产品、评估于一体,动态、智能、高效地构建政务大数据全生命周期共享开放体系,加速推进政府数据治理能力。其“4大理论指导实践,8大标准规范过程,9大产品灵活支撑,2大评估促进运营,1个知识库提升效率保障质量。其产品体系可:2周快速完成政务目录建设,40天初步实现共享开放;产品以符合国家标准、建设时间短、应用效果好,落地案例多、支持应用扩展等优势已服务众多各级政府;
勤智数码结合自身在政府数据信息交换与共享领域的经验积累,将政府数据在实际工作中所累积的数据资源安全性等级,将政府的数据资源按安全等级及市场的真实需求进行了划分:
一、数据可用、可见、可出(数据落地、物理集中)
数据提供者认为数据可以被数据使用者获取、查看和使用。例如:某类政府数据可对外公开,该类数据是经过脱敏脱密,按分类、分级、标签、或目录等形式对社会进行开放;数据使用者可以在线查看数据或直接下载数据。
二、数据可用、可见、不可出(数据不落地、逻辑集中):
数据提供者认为数据不可以被数据使用者获取,但是可以被查看和使用。例如:某垂直领域的政府
数据不能被其他政府部门或社会大众直接获取、存储,但是可以提供给符合一定条件的数据使用者查
看;数据使用者通过身份认证后,可以在数据提供者指定的访问范围内查看相关数据,但是不能下载存
储。
三、数据可用、不可见、不可出(数据不落地、逻辑不集中)
数据提供者认为数据不可以被数据使用者获取和查看,但是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以被数据使用者
获取。例如:某类特殊数据不可以直接被数据使用者获取和查看,但是这类数据也是重要的数据资产,
有很大的数据价值,那如何让数据使用者获得数据价值呢。可以通过构建数据模型的方式对这类数据进
行分析和计算,经过数据提供者的审核后,可以以分析报告的方式让数据使用者查看。
而如何让政府数据实现其真正意义上资产化,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钻石矿”,就是要让所有有价值的数据都能被直接或间接使用起来。
在2015年勤智数码凭借自身的产品优势及在大数据领域里独有的前瞻性,在崇州,率先建立了崇州大数据共享运营项目,该项目是勤智数码与崇州市政府共同合作建立的城市级大数据共享与运营支撑载体。该中心汇聚国家级政务数据、社会化互联网数据、企业行业数据、智慧城市运营数据以及区域内委办局政务数据,打造了综合执法等一批城市管理创新应用。并以数据资产带动产业发展的模式,成功打造以崇州为中心的成都大数据产业带,吸引众多行业知名企业入驻。先后获得“十二五中国数据发展领军城市”、“中国县域经济大数据转型升级示范区”等荣誉。
崇州大数据共享运营项目的成功运行,表明了勤智数据在政府数据领域已逐步走向成功,与政府共建大数据公司,既确保政府数据安全,又能发挥大数据公司在数据挖掘、处理技术方面的优势。勤智数据正是通过自身的实践创新,为激活政府数据资产价值提供了样本,将撬动政府大数据应用的发展高潮。
未来,勤智数码将继续发挥创新研发优势,紧握市场发展的脉搏,以推动我国大数据发展为己任,努力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大数据综合运营商,实现“让数据更活跃、让服务更智能”的企业愿景!
Copyright ©2005-2021 勤智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3506号 蜀ICP备11012966号-7